梅国云新作《字·相》。
梅国云在《字·相》艺术分享会上。
这是一本有点怪的书法集,不讲究横平竖直、上收下展;这是一本不寻常的画册,没有花鸟鱼虫,每个意象都是汉字本身;这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哲学书,每个“活”起来的字都透着一层哲思;这还是一本浪漫的诗集,一个字自成一派诗意……
这是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、天涯杂志社社长梅国云近日推出的新作《字·相》。书中收录了梅国云字相艺术作品两百余幅,这些作品以汉字字形为基础,融合书法、绘画、哲学的新艺术形式,一个或多个汉字自成一幅画,通过“字”与“相”的有机结合,以图的艺术,表达内涵深远的文意。
近日,梅国云《字·相》艺术分享会在海口举办,同时进行了《字·相》作品的首次展览。
灵感之源 从梦境到笔外意象
怎样写“时间”的“时”字?在梅国云笔下,放大放圆了“时”字的“日”字旁,“寸”字的一横与“日”字的中横联结,以更小的字形依附在一旁。一个大“日”,一个小“寸”,让“寸金难买寸光阴”有了具象化的观感。
怎样画一个地球?梅国云把数个不同字形、大小不一、有浓有淡的“年”字,组成一个代表地球的圆形,并配文“如果可以把太阳系留给地球的‘年’具象,地球上当全是年碑”。
怎样表现母爱?梅国云把“母”“爱”二字拆解成大地和太阳,用大而宽、扁而厚的笔墨让“母”字贴在地面,再把“爱”装进圆形里高挂在空中,题字写道“母亲就是大地,母爱就是太阳”。
……
随手翻开《字·相》的一页,每个字,乍一看是简单的变形,一细品很快就能理解出作者的“小聪明”。这些不同寻常的变幻、搭配,一下子把简约的汉字的复杂性表现了出来,胜过千言万语,让人思之良久,浮想联翩。
为什么要创造出这样的书写形式?梅国云说起了2011年春节。午睡时,他的梦境回到从前坐绿皮火车回家,一路上都没有座位的情景,回家的心情既迫切又无奈。一觉醒来,这种熟悉的纠结的情感在脑海挥之不去,他眼前忽然就呈现出“回家”两个字——“回”字就像两个滚滚前行的车轮,令人望眼欲穿;“家”就像故乡亲人在盼望游子归来团聚。
梅国云提笔写下这两个字,并把这个作品发到微博上,没想到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兴趣和共鸣。自此以后,他就经常把一些“胡思乱想”后的创作发到网上。在网友们的鼓励下,梅国云开始构思类似作品——既非书法,亦非图画,但借汉字的象形意蕴,引起广泛的情感共振。
这些充满智趣的笔墨作品,先后获得了“笔外意象”“视觉杂文”“梅式漫字”“字的世相”“字相”等雅称。最终定名为“字相”二字,言简意赅。
跨界共鸣 字相艺术的生命力
“这是AI无法取代的创造力和幽默感!”“这是一种新大众文艺!”“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领略汉字之美的新窗口。”……在《字·相》艺术分享会,许多观众对这本书不吝赞美之辞。
每一个汉字在最初诞生时,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天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信息。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、副主席吴义勤认为,梅国云用心领悟古人的造字之法和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意味,将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长期观察、对哲学经典的深入研读,巧妙融入汉字的变形、解构、重组、再造的书写之中,使之与自然、社会以及万事万物展开多维对话,赋予了当代汉字更为鲜活的生命力。
在分享会上,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仔细地翻阅《字·相》,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读这本书了,她说,每次看都有新启发。
“从现实意义上来讲,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当下,很多艺术创作似乎都能被AI模仿,然而字相艺术却展现了独特的创意和情感,它提醒我们艺术创作中人类的思想修养和情感是无可替代的。”颜慧说。
未知、灵感、痛苦、喜悦、自由……在《字·相》的世界里,一百个人或许会有一百零一种感悟。回头看见《字·相》封面上的一行字,恰似藏着笔外意象的答案——
“字相,另辟蹊径,通过回归文字本身的象形所指,借笔墨沟通世界本质,通过意象之外的意味与社会建立种种关系,表达自己的在场感,从而进入大美学系统。”